RSS订阅

科普园地

  •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一种曾经致命的蚊子传播病毒已经进化到不再使人类患病。新的研究表明,病毒针对人类细胞的能力的变化与疾病和死亡的下降是平行的。这些发现为病毒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可能有助于指导更好地防范未来其他病毒性疾病的爆发。
  •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美国几个州内,从鸟类传播至奶牛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现已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包括在奶牛之间,以及从奶牛传播给猫和浣熊。相关论文发表于25日出版《自然》杂志。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已知会导致人类健康问题的微小淡水寄生虫,会用一种无法繁殖的士兵来保护它的殖民地。这一发现使这种寄生扁虫进入了蚂蚁、蜜蜂和白蚁等复杂动物社会的行列,这些动物也有不同的工蚁和士兵阶层,他们放弃了繁殖,为自己的群体服务。
  •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表明,菊粉,一种植物纤维,可能是一种治疗食物过敏的新方法,通过针对肠道细菌来预防反应和促进长期耐受性。
  • 研究发现小鼠吃得少活得长的原因在于能量平衡,而非单纯减少热量或蛋白质摄入。
  • 狗能感受到人类的痛苦可能是天生的。一项社区科学研究表明,这是几个世纪以来狗与人类共同进化的结果。该研究比较了狗和宠物猪对人类哭泣和哼哼声的反应,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动物行为》。
  • 人体是怎么控制血糖平衡的?包括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德累斯顿再生治疗中心在内的一个国际团队向破解该谜团又迈出了一步。他们在胰腺中找到了一组特殊的“第一反应”细胞,这些细胞对于触发血糖反应至关重要。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继续在美国蔓延,已出现了“牛传人”病例。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7月12日通报,科罗拉多州疑似有3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相关样本已送该中心进一步确认。
  • 在研究过程中,这些作者发现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的一种血细胞也存在于果蝇体内,这种血细胞被称为含晶细胞,通常用于协助感染的愈合。他们发现在果蝇体内,含晶细胞被用来运输氧气。
  • 为解码生命科学最新奥秘,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生命新知”系列文章,从独特的视角,解读生命现象,揭示生物奥秘。让我们深入生命世界,探索无限可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3224篇文章/共323页
栏目搜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