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例基因编辑疾病模型羊培育成功
2025年05月19日
来源:金台资讯
作者:金台资讯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5月9日,新疆农垦科学院华宇基地实验羊场里,一只戴着编号为“0945”黄色耳标的细毛羊羔格外引人注目。该项研究契机始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毛翛博士发现的罕见病例——三个独立家族中多名患者因LRCH2基因功能缺失,出现发育迟缓和BMI异常降低等症状。由于该基因与人类疾病的关联研究极少,新疆农垦科学院反刍动物育种创新团队决定利用绵羊构建疾病模型。据介绍,小鼠体型较小,无法实现一些复杂操作,绵羊的部分生理结构、免疫系统、代谢机制与人类高度相似,更能精准模拟病症。
5月9日,新疆农垦科学院华宇基地实验羊场里,一只戴着编号为“0945”黄色耳标的细毛羊羔格外引人注目。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羊,它是新疆首只基因编辑疾病模型羊。”新疆农垦科学院反刍动物育种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王立民轻抚着这只15公斤重的实验羊介绍道,该模型羊为人类罕见病研究搭建出“活体疾病实验室”。
该项研究契机始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毛翛博士发现的罕见病例——三个独立家族中多名患者因LRCH2基因功能缺失,出现发育迟缓和BMI异常降低等症状。由于该基因与人类疾病的关联研究极少,新疆农垦科学院反刍动物育种创新团队决定利用绵羊构建疾病模型。据介绍,小鼠体型较小,无法实现一些复杂操作,绵羊的部分生理结构、免疫系统、代谢机制与人类高度相似,更能精准模拟病症。
经过对数万个细胞进行实验、检测,并对近百个胚胎进行验证,新疆农垦科学院反刍动物育种创新团队最终选中16枚胚胎移植到9只受体母羊体内。“我们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目标基因片段,构建疾病模型,期待它能够模拟人类病症,为发病机理和疾病治疗提供帮助。”该团队首席科学家周平告诉记者。
经过150天的怀孕期,编号“0945”羔羊是唯一一只成功出生的个体,如今它的健康状态将成为破解罕见病发病机理的关键线索。
“此次基因编辑疾病模型羊的出生,表明我们的基因编辑技术平台进一步成熟。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对外合作,加强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资源创新和品种培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周平表示。
上一篇:2025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研究和教育用动物管理委员会(ANZCCART…[ 05-14 ]
下一篇:【课程预告】吴宗媚博士:基于小鼠模型的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疾病…[ 05-20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